1998 年,亚洲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香港股市也未能幸免。恒生指数 (恒指) 作为香港股市的风向标,在这一年经历了惊涛拍岸的巨幅震荡。将回顾 1998 年恒指走势,探究这场金融风暴对香港股市的影响。
亚洲金融风暴爆发
1997 年 7 月,泰国政府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制度,引发了一场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这场风暴迅速蔓延到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导致货币大幅贬值、金融体系崩溃。
香港股市受到冲击
由于香港与东南亚国家经济联系紧密,亚洲金融风暴也对香港股市造成沉重打击。恒指在 1997 年 10 月见顶后一路下滑,至 1998 年 8 月跌至低点 6660 点,跌幅高达 67.7%。
外围因素的雪上加霜
除了亚洲金融风暴之外,1998 年还发生了其他因素加剧了恒指的下跌。俄罗斯政府违约,国际油价暴跌,这些事件都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动荡,进一步打击了香港股市。
政府出手救市
面对股市持续下跌,香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1998 年 8 月,政府推出 1000 亿港元的注入流动性计划,并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港元汇率。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恐慌情绪,但恒指仍未摆脱低迷局面。
逐步复苏
1998 年下半年,亚洲金融风暴逐渐平息,全球经济开始复苏。恒指也随之逐步回升,在 1999 年 3 月重返 10000 点上方,宣告着香港股市正式走出阴霾。
对香港股市的影响
1998 年恒指暴跌对香港股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98 年恒指走势是亚洲金融风暴对香港股市影响的缩影。这场风暴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香港股市在政府的救市措施和其他因素的帮助下逐步复苏。这段经历也给投资者敲响了警钟,提醒人们在金融市场中需要保持谨慎和风险意识。
Notif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