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恒指触底
2018年,恒生指数经历了自2011年以来的最大跌幅,从年初的33,154点跌至12月的21,972点,跌幅高达33.7%。这一跌幅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因素:
- 中美贸易战:美中贸易战引发市场担忧,导致投资者抛售股票。
- 美联储加息:美联储多次加息以抑制通胀,导致全球流动性收紧,从而压低股价。

- 内地经济放缓: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对香港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恒指表现。
复苏之路
2019年初,恒指开始缓慢复苏,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
- 中美贸易战缓和:美中两国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缓解了市场担忧。
- 美联储暂停加息:美联储暂停加息,为市场注入流动性。
- 内地经济企稳: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措施,帮助经济企稳。
2019年下半年,恒指再次承压,原因包括:
- 香港社会动荡:香港爆发反修例运动,导致不稳定和经济活动中断。
-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对香港出口导向型经济造成影响。
后续展望
2020年,恒指的前景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 中美关系:中美关系的发展将继续影响市场情绪。
- 全球经济复苏: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将影响香港经济和恒指表现。
- 香港局势:香港局势的稳定将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
总体而言,2018年恒指的触底之旅提醒投资者市场存在风险,而2019年的复苏之路则表明,在逆境中,市场也有恢复能力。未来,恒指的前景将取决于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并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