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香港恒生指数经历了自2020年3月疫情爆发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指数暴跌超过800点,收于24,302点,跌幅高达3.5%。这是恒生指数自2015年8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市场恐慌情绪
此次暴跌是由一系列因素共同引发的,其中包括: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引发了市场恐慌情绪,导致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
行业全面下跌
此次暴跌几乎影响了恒生指数的所有行业。科技股领跌,其中阿里巴巴跌幅高达11%,腾讯跌幅超过8%。金融股也大幅下跌,其中汇丰控股跌幅超过5%。房地产股和公用事业股也未能幸免。
外资净流出
恐慌情绪导致外资大量净流出香港股市。据港交所数据,7月22日外资净流出超过100亿港元,创下今年以来最大单日外资净流出额。
市场情绪恢复
在经历了恐慌性的抛售后,7月26日恒生指数出现小幅反弹,上涨约1%。市场情绪仍然脆弱,投资者预计波动性将持续。
未来的不确定性
恒生指数的未来走势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美联储缩减QE计划和中国对科技股的监管是两个主要风险因素。Delta变异病毒的传播也可能对经济复苏构成威胁。
投资者建议
在市场动荡时期,投资者应采取谨慎的态度:
恒生指数的暴跌提醒投资者,市场存在风险。通过保持冷静、多元化投资和长期投资,投资者可以度过市场动荡并实现长期财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