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数是香港股市的主要指标,反映了香港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自成立以来,恒生指数经历过多次大幅下跌,其中最严重的跌幅发生在1997年。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是一场席卷亚洲各国的金融危机,对香港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当时,香港与泰铢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受到投机者的攻击,导致港元大幅贬值。

- 恒生指数大幅下跌:在金融风暴期间,恒生指数从16,829点暴跌至6,544点,跌幅高达61.3%。这是恒生指数历史上最大的单日跌幅,也是最大的一次下跌。
- 成交量激增:金融风暴期间,恒生指数成交量激增,创下历史纪录。投资者恐慌性抛售股票,导致市场流动性下降。
- 市场信心受损:亚洲金融风暴对香港市场信心造成了严重打击。投资者对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失去信心,导致股票市场大幅下跌。
2008年环球金融危机
2008年环球金融危机是一场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并蔓延至全球。危机引发了股市暴跌,包括恒生指数在内。
- 恒生指数下跌:在环球金融危机期间,恒生指数从31,958点跌至10,676点,跌幅高达66.6%。这是恒生指数历史上第二大单日跌幅,也是第二次大跌幅。
- 企业盈利下滑:环球金融危机导致企业盈利大幅下滑,进而影响股票市场表现。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盈利预期悲观,导致股票价格下跌。
- 全球经济衰退:环球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衰退,导致投资者对经济前景感到悲观。这进一步加剧了股市的下跌。
2015年股灾
2015年股灾是一场始于中国大陆的股市暴跌,并蔓延至香港。危机引发了恒生指数的大幅下跌。
- 恒生指数暴跌:在2015年股灾期间,恒生指数从28,588点暴跌至17,168点,跌幅高达40%。这是恒生指数历史上第三大单日跌幅,也是第三次大跌幅。
- 市场恐慌:股灾期间,市场恐慌情绪蔓延。投资者担心股市继续下跌,导致恐慌性抛售股票。
- 监管不力:一些专家认为,2015年股灾部分原因是监管不力。中国政府未能有效遏制市场投机,导致股市泡沫膨胀。
恒生指数历史最大下跌反映了香港股市面临的重大挑战。这些挑战包括金融危机、经济衰退和市场恐慌。恒生指数的大幅下跌对投资者、企业和香港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了解这些历史下跌事件并吸取教训至关重要,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