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原油储备是中国重要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之一,其储备规模庞大,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储备规模
泰达原油储备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储备规模约为2400万吨。其中,地下储备能力约为1800万吨,地上储备能力约为600万吨。
储备类型
泰达原油储备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 地质构造储备:利用地下岩溶洞穴或盐穴储存原油,具有储存量大、安全性高的特点。

- 地上储备:利用地上大型储罐储存原油,便于装卸和运输。
- 海上储备:利用海上油轮或浮式储油设施储存原油,可以灵活应对突发情况。
建设历程
泰达原油储备建设始于2004年,分三期建设完成。
- 一期工程:2004年开工,2006年建成,储备规模为900万吨。
- 二期工程:2010年开工,2012年建成,储备规模为900万吨。
- 三期工程:2014年开工,2016年建成,储备规模为600万吨。
战略意义
泰达原油储备具有以下战略意义:
-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在国际原油市场波动或突发事件发生时,泰达原油储备可以及时释放,保障国内原油供应。
- 稳定原油价格:当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时,泰达原油储备可以投放市场,平抑价格波动。
- 增强国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自然灾害或战争等突发事件发生时,泰达原油储备可以提供应急能源保障。
- 促进经济发展:泰达原油储备的建设和运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
管理机制
泰达原油储备由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管理和运营。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储备管理体系,确保原油储备的安全、高效和规范运行。
- 储备管理:制定储备计划,明确储备规模、储备类型和储存方式。
- 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储备设施和原油的安全。
- 质量管理:制定原油质量标准,确保储备原油的质量。
- 应急管理: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和保障储备及时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