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含蜡标准是指原油中含有的蜡质物质的含量标准,蜡质物质是原油中的一种高分子烃类化合物,在低温下会析出形成蜡晶体,影响原油的流动性和加工性能。
一、原油含蜡标准的意义
原油含蜡标准对于原油的生产、运输和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 生产:原油含蜡过高会导致在低温环境下管道堵塞,影响原油的开采和运输。
- 运输:原油含蜡过高会增加管道摩擦阻力,增加运输成本。

- 加工:原油含蜡过高会影响炼油过程,降低成品油的质量和产量。
二、原油含蜡标准的测定方法
原油含蜡标准的测定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 冷滤点法:将原油样品冷却至一定温度,观察蜡晶体析出的温度,即为冷滤点。冷滤点越低,原油含蜡量越高。
- 激光透射法:利用激光透射原理,测量原油样品中蜡晶体析出的数量和大小,从而确定原油含蜡量。
- 核磁共振法:利用核磁共振原理,分析原油样品中蜡质分子的结构和含量,从而确定原油含蜡量。
三、原油含蜡标准的分类
根据含蜡量的高低,原油可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 低蜡原油:含蜡量低于 0.5%,流动性好,易于开采和加工。
- 中蜡原油:含蜡量在 0.5%~1.5%之间,流动性一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蜡析出。
- 高蜡原油:含蜡量高于 1.5%,流动性差,需要采取特殊措施防止蜡析出。
四、影响原油含蜡量的因素
影响原油含蜡量的因素主要包括:
- 原油来源:不同产地的原油含蜡量差异较大。
- 原油类型:轻质原油含蜡量一般较低,重质原油含蜡量较高。
- 原油温度:原油温度越高,蜡质物质溶解度越大,含蜡量越低。
- 原油压力:原油压力越高,蜡质物质溶解度越大,含蜡量越低。
五、控制原油含蜡的方法
为了防止原油蜡析出对生产、运输和加工造成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控制原油含蜡量:
- 原油脱蜡: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原油中的蜡质物质。
- 原油加温:提高原油温度,增加蜡质物质的溶解度。
- 添加抑蜡剂:在原油中添加抑蜡剂,抑制蜡晶体的析出。
- 采用低温管道:在低温环境下输送原油,防止蜡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