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容量,又称原油容重,是指单位体积原油所含的质量。它是衡量原油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原油的经济价值和加工利用。
影响原油容量的因素
原油容量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 碳氢化合物组成:原油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其中烷烃类、环烷烃类和芳烃类的密度依次增加。烷烃类含量高的原油密度较低,容量较大;芳烃类含量高的原油密度较大,容量较小。

- 含杂质量:原油中含有少量杂质,如硫、氮、氧等元素。这些杂质的密度一般大于碳氢化合物,因此它们的含量越高,原油密度越大,容量越小。
- 温度和压力:温度升高时,原油体积膨胀,密度降低,容量增大;压力升高时,原油体积压缩,密度增大,容量减小。
原油容量的分类
根据原油容量,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 轻质原油:原油容量小于0.87 g/cm³,密度低,流动性好,加工利用价值高。
- 中质原油:原油容量在0.87-0.91 g/cm³之间,密度适中,加工利用价值中等。
- 重质原油:原油容量大于0.91 g/cm³,密度高,流动性差,加工利用价值低。
原油容量的测定方法
原油容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
- 比重计法:利用比重计测量原油的比重,再根据比重公式计算原油容量。
- 振荡式密度计法:利用振荡式密度计测量原油的密度,再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原油容量。
- 核磁共振法: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量原油中氢原子的分布,再根据氢原子分布计算原油容量。
原油容量对加工利用的影响
原油容量对加工利用有重要影响:
- 轻质原油:易于加工,可直接生产汽油、柴油等轻质产品。
- 中质原油:加工难度适中,可生产汽油、柴油、煤油等多种产品。
- 重质原油:加工难度大,需要特殊工艺,可生产重油、沥青等重质产品。
原油容量是衡量原油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原油的经济价值和加工利用。通过了解原油容量,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原油资源,提高原油的综合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