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4 月 15 日,美国原油期货合约一度跌至负 40 美元的历史低点,但随后戏剧性反弹,以每桶 10.01 美元的价格结束交易。这种巨大的价格变动让市场感到震惊,引发了人们对原因的好奇。
需求下滑和供应过剩
导致油价暴跌的主要因素是新冠肺炎 (COVID-19) 大流行病导致的需求大幅减少。随着国家实施封锁,交通和经济活动大幅减少,导致对石油的需求骤降。与此同时,产油国仍继续生产石油,导致全球石油供应过剩。
期货合同特点
5 月交割的原油期货合约是一种合约,允许买方在特定日期以一个预定的价格购买特定数量的石油。4 月 15 日到期前,交易员竞相剥离这些合约。这增加了抛盘压力,进一步推低了价格。
抛售引发恐慌
随着价格持续下跌,抛售恐慌情绪在市场上蔓延。交易员担心持有合约会导致巨额亏损,因此急于脱手的行为更加严重。这营造出一个恶性循环,导致价格进一步下跌。
暂停交易
为了防止恐慌进一步加剧,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ME) 在 4 月 15 日下午暂停交易 30 分钟。此举旨在给市场一些喘息的空间,并稳定价格。
反弹和反扑
暂停交易后,买家重新入场,价格开始反弹。与此同时,一些大宗商品交易商和对冲基金开始买入受疫情影响的商品,这进一步提振了价格。
其他因素的影响
除了需求下滑和期货合同特点之外,其他因素也对 4 月 15 日的暴跌产生了影响。这些因素包括:
2020 年 4 月 15 日,美国原油期货暴跌至历史低点,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求下滑、供应过剩、期货合同特点、恐慌情绪和暂停交易等因素造成了这种戏剧性的价格变动。随着市场从疫情中复苏,对石油的需求可能会逐渐恢复,而供应也可能开始随着产量的减少而缩减,这可能会导致未来石油价格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