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0日,史上罕见的事件发生在全球原油市场: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5月合约期货暴跌至负35美元一桶,这意味着投资者不仅卖出原油,还要倒贴35美元才能摆脱这些原油。这一前所未有的负价陷入自原油期货合约诞生以来的最黑暗的一天,被称之为“黑色星期一”。
原因:需求暴跌
原油期货价格暴跌的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需求崩溃。由于各国政府实施封锁措施,交通停滞,飞机停飞,导致原油需求大幅萎缩。能源咨询公司Rystad Energy估计,全球原油需求在4月底跌至历史低点的6600万桶/日。
储存空间不足
需求暴跌的同时,全球原油供应却仍在增长。OPEC+石油国减产协议未能完全遏制产出,其他国家也在竞相出售原油,导致全球原油供应过剩。与此同时,原油储存空间严重不足。美国的储油能力已接近极限,而其他一些国家的储油能力也已经吃紧。
美联储干预
为了缓解储存空间不足的问题,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介入市场,向能源公司提供贷款,以便他们增加储存原油的能力。美联储的干预措施并没有完全阻止价格崩盘,因为市场的担忧情绪依然浓厚。
投资者恐慌抛售
原油期货市场的负价情况主要由投资者恐慌抛售所推动。随着期货合约临近交割日,投资者们争相抛售其持有的原油合约,以免在没有现货买家的情况下被迫实物交割廉价原油。这种恐慌性的抛售导致了价格的非理性下跌,令市场滑入了负值区间。
影响
原油期货负价事件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多方面的重大影响:
应对措施
为了应对原油期货负价事件,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了以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