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密度是原油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是原油貿易、加工、储运中重要的参考指标。原油密度反映了原油中轻组分和重组分的含量,与原油的品质密切相关。准确测定原油密度十分重要。
1. 原油密度的定义
原油密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原油的质量。通常使用克/立方厘米(g/cm³)或千克/立方米(kg/m³)为单位。
2. 原油密度的测定
原油密度的测定方法包括:
- 比重瓶法:利用比重瓶精确测量原油和水的重量,通过密度公式计算出原油密度。

- 比重计法:利用比重计测量原油在特定温度下的浮力,根据浮力原理计算出原油密度。
- 振动管法:利用振动管测量原油在特定温度下的振动频率,通过振动频率和密度公式计算出原油密度。
- 超声波法:利用超声波测量原油在特定温度下的超声波传播速度,通过传播速度和密度公式计算出原油密度。
3. 原油密度換算公式
原油密度換算公式主要用于在不同温度下換算原油密度。常用的原油密度換算公式:
API 比重 = (141.5 / 原油密度 (kg/m³)) - 131.5
比重 = 原油密度 (kg/m³) / 水密度 (kg/m³)
原油密度 (T2) = 原油密度 (T1) (1 + α (T2 - T1))
其中:
- T1 是原油的已知温度(°C)
- T2 是原油换算后的温度(°C)
- α 是原油的体积膨胀系数(°C⁻¹)
4. 影响原油密度的因素
影响原油密度的因素主要包括:
- 组分组成:原油中轻组分(如烷烃、环烷烃)含量高,密度较低;而重组分(如芳香烃、沥青质)含量高,密度较高。
- 温度:温度升高,原油体积膨胀,密度减小。
- 压力:压力升高,原油体积减小,密度增加。
- 含水率:原油中含水率高,密度增加。
- 盐度:原油中盐度高,密度增加。
5. 原油密度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原油密度在石油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 原油贸易:原油密度是原油定价的重要依据,密度较低(API比重较高)的原油价值较高。
- 原油加工:原油密度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加工工艺和产物分布。
- 原油储运:原油密度的不同影响原油的储存和运输方式。
- 资源评价:原油密度的分布有助于评价石油资源的储量和质量。
- 环境监测:原油泄漏时,通过测量原油密度的变化,可以判断泄漏的原油类型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