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重创了世界经济,香港也不例外。恒生指数,作为香港股市的主要指标,更是经历了自其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暴跌之一。2008年10月27日,恒生指数创下了2008年的最低点,仅为10,676.42点。
美国次贷危机:风暴的源头

这场金融风暴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次贷是指信贷记录较差的借款人获得的贷款,由于次贷借款人的违约风险较高,因此通常利率也较高。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灭,次贷借款人大量违约,导致次贷市场崩溃。
雷曼兄弟破产:风暴的导火索
2008年9月15日,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雷曼兄弟的破产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恐慌,促使投资者抛售股票和其他风险资产。
恒生指数暴跌:风暴的冲击
雷曼兄弟破产后,全球股市大幅下跌,香港也不例外。香港股市在2008年10月27日创下了2008年的最低点,仅为10,676.42点,较年初的31,958.41点暴跌了66.9%。
政府救市:稳定市场的努力
面对股市的暴跌,香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包括注资香港交易所、成立股票市场稳定基金等。这些措施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防止进一步的恐慌性抛售。
市场复苏:走出风暴的阴影
在政府的救市措施和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下,香港股市开始逐步复苏。恒生指数在2009年3月6日创下了2009年的最高点,为19,575.56点。此后,恒生指数继续上涨,并于2018年1月29日创下历史最高点33,484.08点。
2008年的恒生指数最低点是香港股市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场金融风暴对香港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但政府的救市措施和市场的逐渐复苏最终使香港股市走出风暴的阴影。这次危机也给投资者上了宝贵的一课,提醒他们投资中风险与收益并存,在投资时需要谨慎行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