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原油市场经历了剧烈的波动,在年初达到每桶 55 美元的高点后,随后一路下跌,至年底跌至每桶 45 美元以下。这场暴跌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产出增加、需求减弱以及美元走强。
1. 产出增加:

2017 年,美国页岩油产量大幅增加,这增加了全球原油供应。同时,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欧佩克成员国也增加了产量,以应对市场份额下降的威胁。
2. 需求减弱: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对原油的需求减弱。可再生能源的兴起也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需求。
3. 美元走强:
美元走强使原油对其他货币的持有者来说变得更加昂贵,从而减少了需求。
原油暴跌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尽管原油暴跌,但预计长期内原油需求仍将增长。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人口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预计将继续上升。可再生能源的兴起和技术进步可能会限制原油价格的上涨潜力。
2017 年的原油暴跌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复杂事件。产出增加、需求减弱和美元走强共同导致了原油价格的急剧下跌。这场暴跌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引发了对未来石油市场前景的担忧。长期内原油需求预计仍将增长,但可再生能源的兴起可能会限制价格的上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