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黏度是衡量原油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它对原油的开采、运输、加工等环节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原油黏度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黏度等级,为原油进行分类和管理。
原油黏度划分的依据
原油黏度的划分依据主要有两种:
原油黏度等级划分
根据以上两种依据,原油可以划分为以下黏度等级:
ISO粘度等级划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原油粘度等级划分标准,以40℃运动粘度为依据,将原油分为以下等级:
| 粘度等级 | 40℃运动粘度范围(cSt) |
|---|---|
| A0 | ≤ 3.1 |
| A1 | > 3.1 - 13 |
| A2 | > 13 - 54.5 |
| A3 | > 54.5 - 215 |
| A4 | > 215 - 932 |
| A5 | > 932 |
中国国家标准划分
中国国家标准(GB)也制定了原油粘度等级划分,同时以40℃和100℃运动粘度为依据,将原油分为以下等级:
40℃运动粘度等级划分
| 粘度等级 | 40℃运动粘度范围(cSt) |
|---|---|
| 特轻质油 | ≤ 1.5 |
| 轻质油 | > 1.5 - 2.5 |
| 中质油 | > 2.5 - 10 |
| 重质油 | > 10 - 25 |
| 超重质油 | > 25 |
100℃运动粘度等级划分
| 粘度等级 | 100℃运动粘度范围(cSt) |
|---|---|
| 特轻质油 | ≤ 0.8 |
| 轻质油 | > 0.8 - 1.2 |
| 中质油 | > 1.2 - 4.0 |
| 重质油 | > 4.0 - 9.0 |
| 超重质油 | > 9.0 |
粘度等级与原油性质的关系
原油的粘度与它的组成和性质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原油越重,含有的高分子化合物越多,黏度也越大。特轻质油和轻质油黏度较低,容易流动;而重质油和超重质油黏度较高,流动性较差。
粘度等级对原油开采、运输和加工的影响
原油的粘度等级对各个环节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原油黏度的划分对于原油的分类管理和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不同的黏度等级,原油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型,这有助于人们对原油的流动性、开采难度、运输成本和加工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估和选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