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全球原油市场面临着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油价大幅下跌。为了稳定油价,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及其合作伙伴决定举行会议,讨论减产措施。
2017 年 11 月 30 日,欧佩克及非欧佩克产油国在维也纳举行会议。会议由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牵头,旨在达成一项减产协议,以减少全球原油供应,提振油价。
经过两天的谈判,与会国达成了一项减产协议。该协议规定,从 2018 年 1 月 1 日起,欧佩克成员国将减产 120 万桶/日,非欧佩克产油国将减产 60 万桶/日。减产总量为 180 万桶/日。
减产协议的执行情况总体良好。欧佩克成员国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均遵守了减产承诺。截至 2018 年 6 月,全球原油供应已减少约 150 万桶/日。
减产协议对全球原油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油价从 2017 年底的每桶约 50 美元上涨至 2018 年中期的每桶约 75 美元。减产还帮助稳定了原油市场,减少了价格波动。
减产协议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一些批评者认为,减产会损害消费者利益,因为油价上涨会增加运输和取暖成本。一些产油国对减产协议的公平性提出了质疑,认为减产幅度不公平。
2017 年原油会议是一次重要的事件,它帮助稳定了全球原油市场,提振了油价。减产协议的执行情况良好,对原油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减产协议也引发了一些争议,需要在未来进行讨论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