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期货交易中,总买和总卖是两个重要的指标,它们反映了市场上买方力量和卖方力量的强弱对比,是投资者分析市场情绪和研判价格未来走势的重要参考依据。理解总买和总卖的区别对于做出明智的交易决策至关重要。简单来说:
总买(买盘总量): 指的是市场上所有主动买入的委托订单数量的总和,代表着买方愿意以当前或更高的价格买入该期货合约的意愿。总买越大,说明买方力量越强,市场看涨情绪可能较高。
总卖(卖盘总量): 指的是市场上所有主动卖出的委托订单数量的总和,代表着卖方愿意以当前或更低的价格卖出该期货合约的意愿。总卖越大,说明卖方力量越强,市场看跌情绪可能较高。
关键的区别在于,总买和总卖反映的是主动性。总买是主动去吃掉卖盘的买方,总卖是主动向下砸盘的卖方。这两个值并不能直接代表实际成交量,成交量是买卖双方博弈的结果。总买和总卖仅仅是表达了买卖双方在该价格区间内的意愿强度。
下面将更详细地阐述这两个概念,并探讨它们在实际交易中的意义。
虽然总买和总卖都与成交量相关,但它们不是直接的成交量。成交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期货合约实际买卖的数量。总买和总卖只是反映了买方和卖方的意愿强度,最终能否成交取决于买卖双方能否达成一致。
想象一下一个场景:市场上大量的买单等待着以某个价格成交,如果只有少量的卖单出现,那么大部分买单将无法成交,最终成交量会很小,尽管总买量很大。反之,如果大量卖单涌现,将能够快速吞噬买单,这时实际成交量才会放大。
总买和总卖更多的是一种潜在的成交意愿,而成交量才是实际发生的交易数量。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成交量来判断总买总卖的意义。比如,如果总买量很大,但成交量并没有明显放大,说明多头力量虽然强烈,但空头也在顽强抵抗,价格上涨可能面临阻力。反之,如果总买量放大,成交量也同步放大,说明多头攻势凌厉,价格上涨的可能性较高。
总买和总卖的变化通常会影响价格的波动,但影响并非绝对。一般来说,总买大于总卖,意味着买方力量强于卖方力量,价格更有可能上涨。反之,总卖大于总买,意味着卖方力量强于买方力量,价格更有可能下跌。
这种关系并非总是成立。例如,如果总买量虚高,是由一些大户通过挂单来吸引散户跟风买入,然后突然撤单打压价格,这种情况下,即使总买大于总卖,价格也可能下跌。同样,如果总卖量是由恐慌盘导致的集中抛售,虽然卖方力量很强,但如果市场迅速消化了这些抛售盘,价格也可能快速反弹。
分析总买总卖与价格的关系时,需要结合K线图、成交量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判断,避免被虚假信号误导。
投资者可以利用总买总卖来进行市场情绪和力量对比的判断,从而辅助交易决策。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总量对比: 观察总买量与总卖量的相对大小,判断多空力量的强弱。如果总买远大于总卖,说明市场买盘积极,可以考虑逢低做多。如果总卖远大于总买,说明市场卖盘踊跃,可以考虑逢高做空。
增量变化: 关注总买量和总卖量的变化趋势。如果总买量持续增加,说明买方力量在不断增强,价格上涨的概率增加。如果总卖量持续增加,说明卖方力量在不断增强,价格下跌的概率增加。
结合盘口: 结合盘口信息观察总买量和总卖量的结构。例如,如果总买量集中于几个档位,说明买方力量主要集中在这些价位,价格可能在这些价位附近遇到阻力。如果总卖量分布均匀,说明卖方力量分布广泛,价格可能面临持续下跌的压力。
与成交量配合: 比较总买/总卖与成交量的关系。高总买/总卖配合高成交量,通常意味着价格趋势更有可能持续。高总买/总卖但是低成交量,则可能暗示着趋势的阻力或潜在的反转。
虽然总买总卖是重要的参考指标,但它们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数据延迟: 期货交易市场变化迅速,总买总卖的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的延迟,无法完全反映市场的最新动态。
操纵风险: 一些大户可以通过大量的虚假挂单来操纵总买总卖的数据,从而误导散户投资者。
无法区分主动性: 虽然我们强调了总买总卖的主动性,但实际操作中,区分主动买入和被动买入,或者主动卖出和被动卖出,并非易事。挂单在那里,到底是主动压制,还是被动等待,通常需要更复杂的盘口解读。
信息不完整: 总买总卖仅仅是市场信息的一部分,不能代替全面的市场分析。投资者需要结合K线图、技术指标、基本面分析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总而言之,期货交易中的总买和总卖是衡量市场上买卖力量的重要指标。总买代表买方意愿的强度,总卖代表卖方意愿的强度。虽然它们与价格波动和成交量密切相关,但它们本身并非绝对的预测指标。
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理性看待总买总卖,将其与其他分析工具相结合,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做出更明智的交易决策。不要仅仅依赖总买或总卖来进行投资决策,而是要将它们作为整个交易策略中的一个辅助因素,综合分析,谨慎操作。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将有助于在复杂多变的期货市场中更好地把握机会,控制风险。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