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作为现代工业的血液,是能源、化工和交通运输的基础。它是一种复杂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物,含有各种分子量和结构的烃类,以及硫、氮、氧等杂质和少量金属。直接从油井开采出来的原油,由于其成分复杂、性质不稳定,无法直接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过程,才能将其转化为我们需要的各种石化产品,这就是原油的初次加工过程。
原油的初次加工过程,又称常减压蒸馏,是原油炼制的基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的主要目的是根据沸点差异将原油分离成不同的馏分,这些馏分可以作为后续二次加工的原料,也可以直接作为燃料或化工原料使用。初次加工过程不对烃类分子的结构进行改变,仅仅是物理分离。通过常减压蒸馏,原油被分离成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不同的馏分,这些馏分具有不同的沸点范围、密度和用途。常减压蒸馏是原油炼制流程中最经济、简单的分离方法,为后续的深度加工提供了必要的原料。
原油在进入常减压蒸馏装置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以除去其中的水、盐、机械杂质等。这是为了避免这些杂质对后续装置的腐蚀、结垢和中毒,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和产品的质量。预处理通常包括脱水、脱盐、过滤等步骤。
脱水主要是利用电脱水器,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将原油中的水滴聚集长大,然后通过重力沉降分离。脱盐则是在脱水的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淡水,与原油充分混合,使其中的盐分溶解在淡水中,然后通过静电沉降或化学方法将含盐水分离。过滤则主要是去除原油中的机械杂质,如砂石、泥土等,采用过滤器或过滤网进行分离。
预处理后的原油,含水、含盐量大大降低,机械杂质也基本被清除,为后续的常减压蒸馏提供了合格的原料。
常压蒸馏是在常压或略高于常压的条件下进行的。预处理后的原油首先进入加热炉,被加热到350-400℃左右。高温原油进入常压蒸馏塔,塔内设置有多层塔盘,塔盘上开有许多小孔,蒸汽通过小孔上升,与下降的液体接触,进行传质传热。由于原油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沸点低的组分优先汽化,沿塔上升,并在塔顶冷凝成汽油馏分。沸点较高的组分则在塔中部的不同高度被抽出,形成煤油、柴油等馏分。塔底剩余的则为常压渣油。
常压塔的设计至关重要,它决定了分离效率和产品质量。塔的高度、塔盘的数量、塔盘的结构、回流比等参数都需要根据原油的性质和产品的要求进行优化。
常压蒸馏是原油初次加工的核心环节,它将原油分离成汽油、煤油、柴油和常压渣油等主要的馏分。
常压渣油的沸点很高,如果在常压下继续加热,容易发生裂解,产生焦炭和气体,影响产品质量和装置安全。需要采用减压蒸馏的方法,降低油品的沸点,使其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汽化。减压蒸馏通常在真空度为5-10 kPa的条件下进行。
常压渣油首先被加热到400-420℃左右,然后进入减压蒸馏塔。减压塔的结构与常压塔类似,但尺寸更大,直径更宽,塔内压力更低。在减压塔中,常压渣油被分离成减压瓦斯油、减压馏分油和减压渣油等馏分。减压瓦斯油和减压馏分油可以作为催化裂化、加氢裂化等二次加工的原料,进一步加工成汽油、柴油等产品。减压渣油则可以作为生产润滑油、沥青等的原料。
减压蒸馏有效地利用了常压渣油,提高了原油的加工深度和利用率,同时也避免了高温裂解的发生。
通过常减压蒸馏,原油被分离成一系列的馏分油,这些馏分油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汽油馏分主要用作汽车燃料,煤油馏分主要用作喷气发动机燃料和照明燃料,柴油馏分主要用作柴油发动机燃料和取暖燃料。减压瓦斯油和减压馏分油可以作为二次加工的原料,进一步加工成汽油、柴油等产品。常压渣油和减压渣油则可以作为生产润滑油、沥青等的原料。
馏分油的质量指标包括辛烷值(汽油)、十六烷值(柴油)、硫含量、水分含量、灰分含量等。这些指标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对环境的影响。
不同馏分油的用途和质量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调和。
原油初次加工是一个高能耗的工业过程。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需要采取各种能量回收措施。例如,利用高温馏分油的热量加热进入加热炉的原油,利用蒸汽驱动透平发电机组发电,利用余热锅炉回收烟气中的余热等。
同时,原油初次加工也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例如,废气中含有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废水含有油类、酚类等污染物。需要采取各种环保措施,如脱硫脱硝、污水处理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能量回收和环境保护是原油初次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原油的初次加工过程是原油炼制的基础,它将复杂原油分离成各种用途的馏分,为后续的二次加工提供了必要的原料。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原油初次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更加高效、环保和智能化。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