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倾点,是指在特定冷却条件下,原油停止流动的最低温度。它反映了原油中含有的石蜡或其他凝固物质的含量。原油倾点直接影响石油的储存、运输和加工操作。
1. 原油倾点的定义
原油倾点是指在ASTM D97标准试验方法中,将原油样品冷却到不再流动的最低温度。倾点的单位通常为华氏度(°F)或摄氏度(°C)。

2. 影响原油倾点的因素
原油倾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
- 石蜡含量:石蜡是一种存在于原油中的烃类化合物,在低温下会凝固。石蜡含量高的原油倾点较高。
- 凝点:石蜡的凝固温度称为凝点。凝点越低,原油倾点越高。
- 沥青质含量:沥青质是存在于原油中的重质烃类物质,可以抑制石蜡凝固。沥青质含量高的原油倾点较低。
- 含水量:水在低温下会形成冰晶,阻碍原油流动。含水量高的原油倾点较高。
3. 原油倾点的常见范围
原油倾点的范围因原油来源和成分而异。一般来说,原油的倾点在-30°C(-22°F)到+40°C(104°F)之间。
- 低倾点原油(-30°C以下):易于流动,适合在寒冷地区储存和运输。
- 中等倾点原油(-30°C至+10°C):流动性一般,适用于大多数应用。
- 高倾点原油(+10°C以上):流动性差,需要加温或添加降凝剂以改善流动性。
4. 原油倾点的重要性
原油倾点对石油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 储存和运输:高倾点的原油在寒冷地区储存或运输时可能凝固,造成管道堵塞和存储困难。
- 炼制:高倾点的原油需要在炼制前加温,增加炼制成本。
- 环境影响:原油凝固后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5. 降低原油倾点的措施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降低原油倾点:
- 添加降凝剂:降凝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可以抑制石蜡凝固。
- 加温:将原油加温可以降低其粘度和流动性。
- 精炼处理:通过精炼可以去除原油中的石蜡和沥青质,降低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