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证券交易史上,1997 年 8 月 28 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被誉为“恒生指数奇迹日”。这一天,恒生指数在亚洲金融风暴的肆虐下暴跌 696.03 点,跌幅高达 10.35%,创下历史最大单日跌幅。在随后的几个交易日里,恒生指数却奇迹般地强势反弹,收复失地。
亚洲金融风暴的来袭
1997 年,一场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骤然而至。泰铢率先贬值,随后波及韩国、印尼等多个国家。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也深受其害。
随着港元与美元脱钩、利率大幅上升,香港经济遭受重创。房地产市场崩盘,股市暴跌。恒生指数从 1997 年 6 月的高点 16820 点一路下跌。
8 月 28 日的暴跌
1997 年 8 月 28 日,恒生指数开盘后继续下跌。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投资者恐慌性抛售,股市一片风声鹤唳。
随着抛盘的不断涌入,恒生指数一路狂泻。在收盘前 90 分钟,恒生指数一度暴跌 12%,跌破 10000 点大关。此时,整个交易大厅弥漫着绝望的气氛。
奇迹般的反弹
就在恒生指数跌破 10000 点之际,政府出手了。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进场干预,并动用了外汇储备买入恒生指数期货。
政府的干预提振了市场信心。投资者开始回流,抛盘压力减轻。恒生指数逐渐企稳,并开始反弹。
在随后的交易日里,恒生指数继续强势反弹,收复了大部分失地。到 9 月 5 日,恒生指数已经收复了 8 月 28 日暴跌的全部失地。
奇迹背后的原因
恒生指数奇迹日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历史意义
恒生指数奇迹日是香港证券交易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标志着香港金融市场在亚洲金融风暴中的韧性和活力。
奇迹日也给投资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即使是在最困难的市场条件下,也不要轻言放弃,因为市场总是充满不确定性和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