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恒生指数?
恒生指数是香港股票市场的主要指标,由恒生银行于1969年7月31日推出,反映了香港交易所上市的50家最大型、流动性最好的公司的表现。它被广泛用作衡量香港股市整体表现的基准。
分类
恒生指数分为以下三个主要分类:
1. 行业分类
恒生指数根据公司所属行业进行分类,共有11个行业:
- 公用事业

- 电信
- 地产
- 金融
- 工业
- 科技
- 消费品
- 医疗保健
- 能源
- 交通运输
- 其他
2. 市值分类
恒生指数还根据公司的市值进行分类,分为以下三个类别:
- 恒生综合指数:包括所有50家成分股公司。
- 恒生大型股指数:包括市值最大的25家公司。
- 恒生中型股指数:包括市值第26至50名的公司。
3. 主题分类
除了行业和市值分类外,恒生指数还根据特定投资主题进行分类,共有以下主题指数: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追踪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大陆公司的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追踪科技行业的公司的表现。
- 恒生可持续发展指数:追踪符合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标准的公司表现。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追踪医疗保健行业的公司的表现。
- 恒生ETF指数:追踪在香港上市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表现。
如何使用恒生指数?
恒生指数可以用于以下目的:
- 衡量香港股市表现:恒生指数是香港股市整体表现的指标。
- 比较不同行业表现:行业分类允许投资者比较不同行业的表现。
- 根据市值选择股票:市值分类有助于投资者根据公司的规模选择股票。
- 追踪特定投资主题:主题指数允许投资者追踪特定投资主题,例如可持续发展或科技。
- 制定投资策略:恒生指数可以作为制定投资策略的参考,例如指数基金或主动管理基金。
恒生指数是衡量香港股市表现的重要指标。通过其行业、市值和主题分类,恒生指数为投资者提供了全面的工具,用于分析和跟踪香港股票市场。了解这些分类对于制定明智的投资决策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