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原油标准是指原油必须满足的一系列要求,以确保其适合在炼油厂处理和生产成品油。这些标准包括原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如密度、粘度、硫含量和金属含量。
物理特性
- 密度:原油的密度通常以千克每立方米(kg/m³)或美国石油学会(API)重力表示。API重力是相对于水的相对密度,数值越大表示密度越小。合格原油的API重力通常在 15-45 度之间,较轻的原油流动性更好,易于提炼。

- 粘度:粘度是指原油流动时遇到的阻力。合格原油的粘度通常在 1-100 厘泊(cP)之间。粘度较低的原油更容易泵送和处理。
- 凝点:凝点是指原油开始凝固并形成蜡晶体的温度。合格原油的凝点通常低于输油管道的温度,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形成蜡晶体堵塞管道。
化学特性
- 硫含量:硫是原油中常见的杂质。合格原油的硫含量通常低于 1%。硫含量高的原油会导致炼油厂设备腐蚀和污染环境。
- 金属含量:原油中可能含有各种金属杂质,如钠、钙和铁。这些金属会对炼油过程产生负面影响,如催化剂中毒和设备腐蚀。合格原油的金属含量通常受到严格控制。
- 芳香烃含量:芳香烃是原油中存在的一类化合物。合格原油的芳香烃含量通常在 10-40% 之间。芳香烃含量高的原油可以生产高辛烷值的汽油。
其他标准
除了物理和化学特性外,合格原油还必须满足以下其他标准:
- 稳定性:原油必须稳定,不会在储存或运输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或变质。
- 腐蚀性:原油不应具有腐蚀性,对炼油厂设备没有损害。
- 可处理性:原油必须易于处理,包括泵送、储存和精炼。
满足合格原油标准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确保炼油厂以安全、高效和环保的方式生产成品油。不合格原油可能会导致炼油厂设备损坏、产品质量下降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原油交易和运输过程中,严格遵守合格原油标准是至关重要的。